传统广告思维没有未来,玩个生意还是玩个传播
来源:广告买卖网 作者:广告买卖网 时间:2019-5-20 阅读:
中国的传统公司很大程度是随着媒介的兴起和房地产的兴盛而崛起。期间养活了很多的人和公司。创业首选成立一家广告公司,成本低,凭技术吃饭,靠关系拉业务,撞大运一样碰业务,中间串来串去,反正都是甲方买单,受点委屈就算了......
突然发现不紧不慢地或者已经活不下去了
在互联网时代
几乎每一个广告公司
广告人都仿佛摇身一变
成为了一个网络人
不争的事实是
现实中传统公司已经死亡
传统广告公司的立身之本
很多人做了几乎十多年,甚至是半辈子的广告,有时候却看不到广告行业的本质。一般来说,传统广告公司的立身之本有几个:跟媒体有深度的融合、提供策划设计制作安装发布等技术服务、和甲方客户有或多或少的排他性联系。
事情本就不神秘,从运作角度上讲就是以上的三点。于是大部分传统广告公司的做法是什么呢?花钱(或者叫整合)优质的媒介资源,比如早年兴起的广告代理,如果能够拿下机场、户外、报媒、网媒、杂志的广告代理权,那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优势。顶着“独家、区域或者行业的代理资格”,通过业务员、下级代理公司进行运作,吃到差价。
关于所谓专业技术,就出现了高薪聘请顶级策划、顶级设计,优化个人品牌和头衔,对外宣称某某领域的专家、从事了多少多少年、具备了多少多少经典案例,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个人IP。
至于甲方爸爸那边。经营多年的传统广告公司和相关政府部门、企业、个人老板之间建立有一些长期合作的默契甚至是方式上的“对接”。
无他,就是这样。
广告行业的本质是传播,真正的传播
什么叫广告?广而告之。这里面揭示了四个问题:传播什么?怎么传播?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?怎么传播以后产生作用?
用现在的语言就是内容生产、传播渠道、传播方式以及如何实现转化的问题。
看看,是不是本质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变化?
跳不出广告圈的广告人没有未来
很多“新词”都是广告人发明的,跨界营销、精准推送、全网营销、热点追踪、IP营销、整合推广、新媒体运营等等。
说得好听一点,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给自己注入新鲜的“名词解释”用以忽悠客户,如果内心源动力和行为方式不改变,依旧是旧瓶装旧酒,回答不了上述的四个问题,没有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、公司运营思路、思路和人才升级,无论怎么提概念,都是在低维度竞争,累死老板,磨死员工,收益无法提升,在小圈子里打转,无法实现突破。
01
思维方式一:到底是甲方思维还是用户思维
传统广告公司的最大问题就是甲方意识。认为甲方是衣食父母,即便背后一万句MMP,甲方如何地被调侃不专业、不懂行,乱指挥,最后都会屈从于业务收入。哎,人家付钱,就按人家的做吧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