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我们让地铁广告与机场广告来一场PK结果会怎么样?
来源:广告买卖网 作者:广告买卖网 时间:2019-3-18 阅读:
机场广告市场领域,按覆盖资源数量维度,TOP3分别为航美传媒(14%)、雅仕维(12-13%)和德高中国(4%),但2008年以来市场集中度逐年下降;按广告收入维度,航美传媒居首但市占率逐年递减,雅仕维市占率稳定在7-8%。
地铁广告市场领域,按覆盖地铁线路维度,TOP3德高中国、雅仕维和大象广告对应市占率分别为30%、8%和5-6%,但德高中国市占率由2005年的58.3%降至2017年的27.7%;按广告收入维度(德高中国缺乏数据不计入),代理商竞争格局相对分散,雅仕维、大象广告市占率皆不过2%。
机场、地铁广告市场自2007年以来历经3次竞争,租约期限决定行业竞争周期。
复盘机场广告市场竞争史:2007-2008年、2012-2013年和2017-2018年反复出现资源争夺战,平均每隔5-6年爆发一次,竞争演绎的周期性在于:机场广告代理合约中,64%的租约期限为6-10年;
复盘地铁广告市场竞争史,2007-2009年、2013-2015年和2017-2018年频发竞争,时隔由6年缩至3年,竞争周期变化的引因在于:地铁广告近年陆续进入续约阶段,资源竞争趋向“短频快”,但未来有望复归长期理性,代理商讲求“一次竞价长期执行”。
稳态市场竞争下,国内机场、地铁广告年均成本涨幅约为20%,销售费用率为6-9%,盈利指标因经营理念而异。机场广告层面,航美传媒租金年均涨幅约为20%,租金收入比在60-70%区间内,销售费用率约为6-9%,雅仕维与之相近。
“合营分成”模式颠覆传统竞标思维,玩法创新、合理定价有效增强合作黏性。回顾机场广告市场的历次竞争,以航美传媒(机场)、DMG(地铁)、华视传媒(地铁)为典型的高价竞标思维,虽能短期内实现上游资源的快速覆盖,但盲目扩张随之带来的的财务危机,最终迫使代理商违约止损;
具体而言,国内机场广告巨头雅仕维覆盖的机场资源中,84%为合资经营;而地铁广告龙头德高中国占比85.7%的地铁线路为合资经营,但雅仕维、大象股份则主要以直营代理为主,原因在于:相较于机场广告,地铁广告资源端相对分散,议价合作形式相对更包容多元。
机场、地铁广告市场“合营分成”模式对于其他户外广告媒体的借鉴意义:针对具备规模效应的户外广告代理商而言,主线城市的核心点位资源在广告预算竞标阶段,一能凭借区位优势有效增强自身的媒体价值竞争力,二能通过“配套销售”的形式对较次点位形成溢价。
上篇:
下篇: